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41 谥号 (第4/7页)
吊丧。”朱允煐直接开口,也算得上是定下一个基调,“令内帑出黄金百两、银千两,仲宁清廉,丧仪自有朝廷承担。仲宁家眷,朝廷也该赡养。” 这一下也使得一些文臣激动,皇帝这样的表态让不少人心里开心。这大概就是朝廷尊重贤良的表现吧,君王如此尊贤,这当然也会让一些人产生‘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的心思。 朝廷赠以葬仪等等,这其实算不上特别夸张的殊荣。不要说一些重臣了,就算是一些品级还算比较高的文武,他们的身后事,朝廷或多或少也是会有些表示。 看着文武百官,朱允煐继续说道,“追赠仲宁太子少师、陪葬东陵。” 这一下也让一些人有点意外,杨靖如果陪葬孝陵,大家觉得说得过去,这到底是太上皇提拔、重任的大臣。或者是在为当今皇帝修的长陵,也说得过去。 谷腳只是如今是陪葬在‘先皇’的东陵,这就稍微有那么一点不太好了。 朱允煐看得出来底下文武的心思,不等他们反对就说道,“仲宁早年兼太子宾客,掌侍先皇赞相礼仪、规诲过失。父皇在时,也曾多次夸赞仲宁。如今仲宁陪葬东陵,也是一段佳话。” 既然朱允煐都这么说了,自然也就没办法继续反对下去了。因为杨靖的履历当中,还真的有曾经在大朱门下的经历,要说杨靖是‘三朝元老’,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更何况很多人也都很清楚,在老朱建立大明之后,不只是为了推崇皇权,恢复了预造寿陵的制度,并且对汉唐两宋时期的陵寝制度作了重大改革。 老朱此前可是定下过殉葬的制度,也就是朱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