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_第705章弱势的王权对首相未必利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5章弱势的王权对首相未必利好 (第3/5页)

建立起来的,先有国,再有东印度公司。

    所以荷兰作为典型的议会制国家,荷兰行政机关应当手指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的权力也不应该过大。这就是这些年威廉四世打压下,首相渐渐的失去了部分权利的,失去的,自然是回归到了他威廉四世的手中。

    但由于首相的双重身份,使其可以通过政党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国会议会,在缺乏必要限制的前提下,行政权力的扩大不可避免,此外,即是在前一任首相辞职后,只要首相没有提请国王解散国会,新任首相仍要从下议院多数党中选出来,这就给执政党内部派系的存在提供了机会。

    同时,由于首相是执政党内部产生,不需要重新举行大选,内部低廉的选举成本也为“换相”提供了有利的因素,这样一来,虽然同属一个政党,但由于派系不同,本-党议员仍然可以像反对党一样一出不信任动议,迫使首相辞职,成为改变政策方向的最简单方式。

    因此,在采用议会君-主制的荷兰,虽然大权在握的首相在内阁政府拥有绝对权力,在议会也有高度影响力,但面对固有的制度障碍和协调各方利益的关系时,仍然容易受到制衡,加速了荷兰未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坛更换进程。

    不过荷兰首相在这些年都还算是比较规矩的存在,主要是他这个荷兰国王太强势了,看看他的父亲威廉三世当年面对第一个任期时期的托尔贝克首相时,两人争吵整个欧洲都知道,甚至在1861年托尔贝克当选从1862年开始的第二个首相任期时,威廉三世选择直接把国王位置甩给他了,跑到卢森堡公国做大公去了,选择眼不见为净。

    可见,他的父亲威廉三世的荷兰国王坐得太弱势了。

    再看看英国,1834年一年中,出现了三名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