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_第707章华-盛-顿访问中,来自俾斯麦叹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7章华-盛-顿访问中,来自俾斯麦叹息 (第3/4页)

身支持的政党得票数不多,无法中选,那么倒不如把选票给另外一个理念相近的,但胜算较高的候选人,这样避免最排斥的候选人低空过关,通过这种策略让自己的选票发挥作大作用。

    特别是在一个选区的竞争中,如果出现三名以上的候选人形成多角战,彼此实力又在伯仲之间,就有可能发生弃保动作。

    在1854年伦敦市长选举中,就出现了有名的弃保时间。

    1834年荷兰前首都阿姆斯特丹市长选举,阿姆斯特丹本市籍倾向自由党党选民为了不让迁徙到阿姆斯特自由党强势候选人当选,就放弃了另外一个支持声势较弱的自由党党本市人,反倒是支持了基督教党内部的另外一会本市出生的候选人,因此成为欧洲弃保效应的典范。

    如果当年三人得票一直拉锯。没有发生弃保,最后的结果就可能不同了。

    1878年荷兰的新首都墨尔本市长选举,选民最后也可能会采取策略投票。

    俾斯麦和史蒂芬都熟悉荷兰的选举。

    俾斯麦睿智的道:“本届荷兰大选触动了全球各个国家的目光,不同的民调调查显示,目前自由党支持度不足40%,基督教党和社会党各占36和24%,其余的小党或者无党籍只有零星的支持,由于多角混战至选票分散,预料没有单一阵营独自过半数执政,普遍上这次荷兰大选选票对自由党有较高的疑虑,不愿意看到他们胜出,自由党支持者对基督教党则是不具好感,行距基督教党重回执政。尽管有不同的偏好差异,威吓在多交战还不至于弃保效应,原因何在?”

    在史蒂芬.道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