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一章 来自斯加城的纺织大师 (第6/9页)
钟也不一定能处理好一颗棉花,还非常考验工人的手术和天赋。 且不说伊莱·惠特尼发明的高效轧棉机,但凡上个黄道婆改良的脚踏轧棉机,那也只需要重复简单的上料和踩踏板的动作,就可以高效地完成祛除棉籽,获得棉絮。 夏洛特原本以为去棉籽这个简单的步骤不需要另外做工具,现在看来还是很有必要将老祖宗的智慧搬出来用一段时间先。 在一声声赞叹中,小伙渐渐迷失自我,半个小时后,终于薅出了小半桌的棉絮来。 “棉絮已经分离出来,但不够蓬松柔软,在纺成棉纱之前,还需要将棉花弹的更加松软。”欧内斯接着介绍道。 第二道工序的小伙亮出了一把近两米高的特殊器具,形似竖琴,有五根弦。 这下,夏洛特倒是来精神了。 弹棉花他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就是在纷飞的棉絮中长大,看着爷爷弹好一床床棉被,送到千家万户。 一开始用的是传统技艺,一弯弹弓、一张磨盘、一个弹花棰和一条牵纱篾,吊弓的构造很简单,弹花时全仗人手用弹花锤击打弓弦,将棉纤维弹的松软。 后来伤了腰,有些弹不动了,有人卖了台木制箱式弹花车给他,脚踏式驱动,效率提升十倍,一天能弹七八床棉花,从此开启了事业第二春,承包了周遭好几个村的弹棉花的活,深受那些老伙计的羡慕。 去掉棉籽的棉花被送到了小伙面前平整的桌上,他一声低吼,竟是将那重量不轻的竖琴给平端了起来,悬在那团棉花之上,手臂和背上青筋暴起,左手五个手指上带着金属指套,直接开始拨动弓弦。 噔!噔!蹬蹬…… 有些刺耳的声音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