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3 (第4/4页)
捧的戏班子,又出了几个年纪不等的名角儿。 蒋徽与梨云班的渊源,始于她写的的话本子。 当时宋云桥、宋远桥一起找到她,诚心诚意地商量把话本子编成戏的事儿,允诺的银钱不少。 一番商议之后,蒋徽只是做样子收了五十两银子,唯一的条件,是他们要完全按照话本子改编,不能由着性子编排里面的人物——具体如何改编,她不想亲力亲为。 兄弟两个满口应下,后来也从未食言。那一出风华令,使得梨云班又捧出了两个年纪很小的角儿——两个孩子在戏台上的戏份是中两个人物的年幼、年少时期。 私底下,蒋徽从没在戏园子或别处看过——就是不想看,也是清楚,那一出戏背后的真意,恐怕只有她自己明白。但是,她算是宋云桥的戏迷,对他的唱念做打,真是怎么听怎么看,都很合心意。 蒋徽走进堂屋,坐在客座的宋云桥立时站起身来,行礼道:“董夫人,许久未见,别来无恙?” “承蒙宋老板挂念,一切都好。”蒋徽笑着还礼。 落座后,宋云桥开门见山,“此次过来,是想问问夫人,眼下手里有没有话本子。” 她倒是正在写,但到底能不能如愿写完且写好,真说不准。蒋徽照实说了。 宋云桥面露喜色,“这两年,戏班子到何处,都少不得唱整出,别的戏,人们点的大多是一折两折的武戏,或是青衣须生武生的一段唱腔——到了这情形,糊口是不在话下,可戏班子里的人,日复一日地重复那些唱腔桥段,慢慢地就有些累了——便是珍馐美味,餐餐如此的话,也会腻烦,您说是不是?” 蒋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