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2 (第3/4页)
所用的人都不能随意选择的单位,太没自主权了。 苏青玉道, “康先生,您有所不知,这些工人们都是在建国初期为祖国建设大爷挥洒汗水的。我们的国家不会忘记每一个功臣。就如同康先生你们愿意回来搞建设, 国家就非常重视。也提出了很多优惠政策一样。” 康先生点点头。 华国确实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国家, 和美国那种纸看重利益的国家区别还是很大的。 苏青玉又笑道, “而且这种聘用模式也有助于留住人才,都是干了几十年的工人,跳槽会损失很大。而让他们终身制聘用, 也增加了员工归宿感。我们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取得的成绩也都是靠着他们不遗余力的努力。” 康老年生道,“华国的工人确实是我见过的,最勤劳的工人。” 苏青玉笑了起来。 旁边小康先生无聊的不得了。 特别是看苏青玉一直在和他父亲谈话,他越发觉得华国的女士很没有意思。 参观的路上,有了苏青玉这么个对单位了解很清楚的翻译,康先生可谓十分满意。 他觉得这翻译作为翻译的用处并不是很重要,但是作为百事通倒是挺合适的。 对于他们这种对华国不是很了解的人士有些帮助。 他甚至想聘用苏青玉为她工作。 也隐晦的和苏青玉提了提。 毕竟他要在华国投资,肯定也是要在华国招聘人的。眼前这位也是华国高等学府出来的,会讲外语,也对华国经济很了解,很适合他们这种跨国投资工作。 苏青玉一听,笑道,“很抱歉,我目前还担任着我们生产队大队书记的职位。不能接受您的聘用。不过您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