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12 (第2/4页)
至于骗林楠去仓库的那个知青,也被供出来了。 和林楠一块儿下乡的女知青。 这人早就回城了,就在林楠结婚那一年就回去了。 所以这事儿就算翻出来也没用。也告不到人家身上去。 毕竟人家就传个话。 苏青玉忙了一个星期的工作,做了一份较为详细的花岗区发展计划,第一个五年,第二个五年。 刚忙完,也拿到了清水送来的这份结果。 徐大金已经移交市里去了。虽然没有物证,但是人证有很多。加上被害人自己也是确认,所以这罪名还是很有可能成立的。 苏青玉想着这年头的取证,觉得徐大金这事儿应该能判。 再看看其他人,因为没有实质的参与,倒是不会怎么样。 特别是其中那个负责骗林楠的人。最多只会被道德层面上批评。 而且因为人已经不在这边了,甚至连道德层面都不需要负责。 这知青当初回城的城市以及单位,资料上也有。 走了就不用负责了? 没这个道理。 而且她对于清水派出所这种似乎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有些不满意。 如果负责,这种结果报告就不会让她看到。 而是会积极主动的将每一个参与者找到,每个人都得到相应的处分。哪怕是道德层面的处分,那也是要有的。 现在这送过来,是什么意思? 现在小事化了了,未来又有多少小事化了?小偷偷东西找不到了,就不找了?查不出来案子就不查了?抓不到的人,就不抓了? 这习惯不大好。 苏青玉发现了,光严打还不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