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09.论大势 (第5/6页)
这样的状况,很可能战事还会持续更久、更惨烈,对中原百姓而言,就更加残酷。 贾诩同样知道这点,一旦三分天下,这样的战事持续百年,他想一想就毛骨悚然,看向刘浩的眼神也隐晦了很多。 刘浩见了,也只是笑笑,贾诩眼神的隐晦,分明是带着一丝杀意,这反而让刘浩觉得贾诩相当不错,不想看到百年厮杀吗? “文和兄,你认为这百年战事下来,我中原大地人口还能剩下几何?” 贾诩脑海轰的炸开,浑身上下冰凉一片,战争的破坏性有多大,作为谋臣的贾诩太清楚不过,战事持续百年,大汉还能剩下多少?只可能百十之数,散播在这样广阔的地域之中,千里无人烟也不为过。 “文和兄,到了那个时候,修养百年的草原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大地还能阻挡吗?” 贾诩张大了嘴巴,他是武威郡姑臧人,羌人众多,往北就是鲜卑氏,太清楚游牧民族的特性,真要是让他们修养百年,发现中原大地人口百十之数会如何? 根本不需要考虑,贾诩就知道,届时的汉民将有灭族之威。 大汉,民族之气很雄厚,陈汤一句: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引得百姓万分自豪,也从此让炎黄子孙多了一个‘汉族’的称呼。 贾诩身为汉人,绝不愿意看到这种情景出现,思量之时,他突然反应过来,眼前的刘浩能说出这种话,就必然不会想着取荆州、夺巴蜀,那么,对方又是为何而来? 贾诩擅长看透人心,在三国,这可是天赋技能,圣阶的贾诩一眼就能将阶位比他低的修士看穿,结合这个天赋技能,智力低于贾诩的谋士,哪怕对方圣阶修为,也难以逃脱贾诩的推测,这也是他的计策每言必中的缘故。 面对刘浩,同样是圣阶,初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