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19.三韩奴隶 (第6/7页)
家谱的时候,选择姓氏,也必须是百家姓姓氏,后代子孙根本不会记得祖上姓什么?来自哪里? 完善这套法律法规,花费了半个多月时间,几次易稿方才试行,这个时间段,正好三韩奴隶也成批进入辽东地域,开始和世家交换汉儿佃户。 世家早在半月之前,就得到消息,纠结了半个多月,从一开始的强烈抵触,到现在心思也淡了许多,不舒服又能怎样? 辽东现在的统治,可比公孙度在位时期要强大多了,诸葛亮身上的‘政通人和’在三国刻意说是世界级的,辽东百姓自从诸葛亮上位之后,心中的怨念一日比一日少,到如今,和谐社会已成; 世家哪怕再想,也掀不起风浪,更何况,官府又不是剥夺,而是交换,虽然新手换老手,吃亏一些,但官府也说了,会低价出售农具给他们,以弥补他们在这方面的损失。 这些条件一出,世家就知道,真抵抗这个政策的话,要凉的多半会是他们,乖乖配合才是王道。 刘浩和诸葛亮、贾诩都知道,不可能一次性将所有佃户换出,但他们也不在意,开了这个口子,被换出来的佃户有了自己私产之后,那些被世家隐藏的佃户、仆从必然会坐不住; 日子一长,世家就会衡量,与其这样留着他们,还不如更换更乖巧、更合法的三韩奴隶,到了那个时候,也明白三韩奴隶耕田同样不赖,使用起来同样顺手。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即温和,又有效,循序渐进的将‘汉儿不为奴’的印记烙印到每一个汉儿身心,这样做才是真正的王道,也是‘内圣外王’根本政策的基础。 三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