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15.辽东郡 (第2/6页)
都是他自认为的精兵,城道旁,贾诩微笑看着公孙度出征,视线一转,锁定了方才感应之人。 抬眼望去,两个老者挺立身形,面色有些忧虑,贾诩思量片刻,就将二位老者身份确定。 这两人,更老一些的有着圣阶修为,中年则在九阶巅峰,眼见突破,身着农衣,然气势卓然,站在人群之中,更显得鹤立鸡群。 这二人,正是在辽东避祸的管宁和邴原,也是汉末出名的隐士,特别是管宁,一生都没有出世,魏国几任皇帝亲自邀请,依旧待在家中耕读,直到八十四岁去世,也算是出了名的高寿了。 二人脸上的忧虑,贾诩瞬息就想通,张绣出生西凉,西凉兵马的名声可是很差的,特别是董卓乱政之后,更是被世家士子们视为洪水猛兽,管宁和邴原不会在意谁胜谁负,但换成西凉兵马,必定担忧乱局在辽东发生,影响他们的安宁。 对隐士,贾诩还没有刘浩那样讨厌,刘浩认为这种人多半是自命清高的家伙,而且十分自私自利,属于那种半亩地在手,天下大乱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物。 贾诩呢,是时代使然,对隐士更多的是偏向‘士’而非‘隐’,能被称之为‘隐士’的,多半都是才华出众的,要知道,普通人再‘隐’也没任在意。 管宁才华出众,贾诩有毫感,但也仅限于好感,更多的是对知识的尊重,其他的也就那么回事,不喜欢也不讨厌。 他们二人脸上的忧虑,贾诩看在眼里,笑在心里,公孙度已经出征,说明管宁二人还真是彻底隐士了,发现不对,忧虑了也没有提醒公孙度的意思。 一直到公孙度大军出城,管宁和邴原二人也没有呼喊,似乎是察觉到有人一直盯着他们,视线一转,和贾诩对视起来。 举着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