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60、观世音的明悟 (第2/7页)
别的鸿沟。 就好比观世音,在洪荒之时,一开始,她或许是高高兴兴的上任,好歹得到了‘赏赐’,一上来就是经理级别。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世音内心难道就没有怀疑过自己? 她会不会想着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大慈大悲’? 自己的‘大慈大悲’,到底是因为岗位让自己不得不走上这条道路,还是因为自己本来就有着这方面的特性? 可不要以为区区一个疑惑没有什么大不了。 在修行界,这种疑惑,有时候才是致命的,也是一个修士内心最大的弱点,一旦出现,有时候就会让你在某一个境界之中永久的停留,永远也无法挣脱。 这何尝不是佛门最大的可悲之处。 他们迫不及待的给予自己人贴上标签,分封无数尊位,可就是这些尊位,到最后往往都成为了最大的桎梏,摆脱者寥寥无几。 那洪荒地藏王菩萨不就是最大的典型吗? 到如今不得不靠‘入魔’才能摆脱这份桎梏,那才是最大的悲哀也。 佛门迫不及待的开启西游量劫,何尝没有这其中因素的存在? 无数佛门大能们,都停滞了自身的修为,眼看着所有人几乎都这样,就会坐下来商议,去摆脱,到最后变成了大家一起算计,去追求更多的气运帮助所有人挣脱。 可西游完成了之后,又有多少人真正因为这份气运而挣脱的? 实际上,一个都没有,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 他们就好似一个超大规模的集团公司,大企业病已经进入膏肓。. 在这样一个病入膏肓的超级集团公司之内,哪怕身居高位又如何? 有多少决定是真正自己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