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0节 (第2/6页)
,给放了不少非线性叙事的电影。 这种电影叙事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16年大卫·格里菲斯执导电影《党同伐异》。 他是非线性叙事的第一个吃螃蟹者。 四个故事之间不是讲完一个接着再讲一个,而是被分割成细小的片断,再经过重新排列后交替出现,其间只以一个母亲摇晃摇篮的镜头作为过渡。 香江那边玩这个的不少,比如《无间道3》《一个字头的诞生》等等。 内地这边就不太多了。 或者说,很少有人把这种叙事风格作为工具,以此来增加电影的悬疑感。 姜闻在拍《阳光灿烂的日子》讲述故事情节的时候,就运用了一些非线性叙事的手法,穿插了不同时间段的场景,展现出多个人物的命运和内心情感变化,使电影更加生动有趣。 不过,他的这部电影出彩的地方太多,这点儿炫技反而显得无足轻重。 郝运是为数不多,把非线性叙事玩得这么花的内地导演。 嗯,他还是个新人导演。 老五被唬的一愣一愣的,只好乖乖的按照郝运的要求,做出更有感觉的配乐。 张一凡早就麻木了。 从胶片的耗材量来看,这电影肯定不是姜闻拍的,但是从内容质量上看,不得不怀疑姜闻在片场是不是手把手的在教。 毕竟风格太像,又玩得这么高端。 万一郝运学会了,也挺有意思的——试想一下,如果姜闻变得不浪费胶片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