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节 (第5/5页)
表作《偷自行车的人》。 这两部电影都是通过寻狗或寻车这一线索,逐渐递进到人物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揭示了种种看似规矩实则早已变异的社会现象。 姜闻《寻枪》也是如此。 不过,《寻枪》和电影大师黑泽明执导的《野良犬》更像一些,有些方面甚至称得上是雷同。 《卡拉是条狗》表面上拍的是一条狗,但是事实上,卡拉只是一个引子,还原的是城市底层百姓的真实生存状态和中年人的尴尬困境。 路学常用一句话奠定了电影的基调。 “从单位到家里,我每天得变着法让人家高兴,只有卡拉每天变着法让我高兴。说白了,只有在卡拉那儿,我才觉得我有点人样。” 就如同郝运的第一偶像姜闻在《特么的中年》中说:“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也要做好儿女的榜样,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为了生计、脸面、房子、车子、票子不停周旋。” 人到中年不如狗。 葛大爷要诠释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郝运演的亮亮,承担起了电影支线。 他看不起老爹,觉得老二就是个窝囊废,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他听着棒子组合的歌曲,穿着不伦不类的宽条裤,以示自己与父亲的区别。老二也看不惯儿子,剪掉他的裤子,不关心儿子回不回家,觉得去学校找儿子,还不如找狗重要。 郝运很认真的记笔记。 他模仿葛游很像,别人觉得他演技好。 这其实是个惯性思维方面的误区,他从葛游身上薅到的属性,最大的优势就是让他更像葛游。 对于他理解亮亮这个角色帮助不大。 除非葛游在他面前先演一边亮亮,然后他上去薅一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