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全)_分卷阅读40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05 (第4/8页)

裔,西周初年,濮人渐渐东进与巴、邓为邻,分布于江汉之间,当时他们在南方地力量最为强大,曾为南夷、东夷二十六国之首,势盛焰炽,不可一世。后来楚国渐渐强大起来以后,对濮人大举进攻,占其土地,驱其居民,濮人此时却渐渐衰弱,在楚国地打击下濮国灭亡,濮人被迫向南逃亡迁徙,逐渐南移分散于澧水、沅水流域,昔年强大地濮国至此四分五裂,在艰苦地环境和生存条件下。他们只能数百上千人聚居为一个部落,百濮离居,分散居住于那些原始森林中,濮国也因此改称为百濮。百濮后来经过数百年发展,分成了十数个少数族落,由于长期与中原没有联系,地处偏远之隅,比较落后与野蛮,要在这里推行汉中律法和新政,恐怕还要十几年才能取得成效了。虞子期占领城邑后,立即上书给汉王,请朝廷派来郡守和文官治理凉山彝族、夜郎古国、滇地白族等,毕竟这些地方的政务,推行律法等事,非这些武将之长,只暂代当地政令。王陵进入帅帐,向虞子期道:“虞将军,长江三峡下游沿岸,衡山、宜昌属于衡山王吴芮,江陵、南郡属于临江王共敖,再往下游是六城、松阳,属于九江王英布,如果我军顺流而下,集中兵力,当能对付南方的诸侯,为汉王平定长江南面的势力。”虞子期点头道:“这也是汉王建立东征军的目的,就是为了顺江而下,东进江南之地,不错眼下时机不到,只要咱们守住长江三峡的上游,也就是川江地带,使诸侯军不能溯江而上,坚守西川南面门户,安抚当地百姓,就已是大功一件了,过犹不及,等候汉王旨意吧。”王陵来到地形图前,劝言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