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全)_分卷阅读36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3 (第7/8页)

,推崇兵戈战争,将会事天下陷入生灵涂炭之中,试想十八路诸侯,还有各方势力,要归附在一个诸侯之下,将会死多少人,而且即使建立一个统一的秦国又如何,推行法制,酷刑严厉,苛政猛于虎狼,最后使民心丢失,再大的秦国也难逃灭亡的下场。”

    “儒家推行周礼治国,并不是完全复辟周礼,而是选贤能修信用,贼不做谋不用,使天下人及贵族诸侯讲礼仪,知廉耻,人不但爱护自己子女,也爱护别人的,男人不必马革裹尸征战四方,而是本分耕作,女人有归宿,不必日夜担心丈夫战死沙场,不论孤儿寡母老弱病残,都能得到照顾和供养,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大同,这样不是更好吗?”

    这时造化道掌门洪玄子起身道:“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推行礼智仁义,乃是小道末流,只有推行大道,无为而治,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人间正道纷争不断,永远实现不了天下太平。”

    儒家颜古卿起身道:“我们在讲儒家的仁礼和法家的刑罚哪个更适合,与道家无关,无为而治,任其发展,没有道德准绳和标准,若不进行教育,推行礼仪,使其知廉耻,天下百姓认清对与错,各自为事,肯定行不通,因此儒家讲究恢复周礼,才是最正确的途径。”

    自古以来,人们对治理国家提出了千百种主张,大而言之,形成传统共识的便有王道治国、道家治国、儒家治国、墨家治国、法家治国几种主流。

    其中的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