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节 (第2/6页)
家,甚至对数学了解并不那么深入的一些人是真的敢投,而且往往非常自信。 如果这些顶刊编辑们把每年直接扫进垃圾箱的投稿,全部刊载成一个奇葩论文册,大家就会惊奇的发现,什么哥德巴赫猜想,黎曼假设,np问题,每年都会被诸多“数学家们”用各种脑洞大开的方式证明个几十上百次。 如果再进一步扩大到理论物理范围,什么相对论、测不准原理、甚至经典的牛顿定律,每年都会被隐藏在全球的高人们推翻无数次。 最奇葩的还是这些论文中还会造出一堆的新学术用词跟概念。 比如乔泽心心念念想要解决的“质量缺口”难题,早已经被人用哲学的研究方式给证明的明明白白。 即便论文里的东西没有经过任何试验结果验证,但你必须得承认,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加入进去之后,还挺逻辑自洽的。 这样的论文读个一篇、两篇可能还觉得很有意思。 但看多了,是真会有种脑子正在被狗啃食的感觉。 所以发展到最后,在这个是人皆可敲打文章的年代,但凡有几个月从业经验的编辑们,都掌握了先看作者跟单位的审核要领。 如果不是知名大学或者研究所,之前也没有听说过的名字,直接pass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是不会有错的。 没谁有那个精力长期从屎里淘金。 好在现在的乔泽如同苏沐橙说的那样已经很有名气,也成功被普林斯顿大学内部许多教授注意到。 必须得承认,用数学的方式在论文里加上水印也是一种创新。 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极为有趣的数学脑力游戏。 很多教授甚至也开始尝试在论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