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3节 (第3/6页)
。 每个学子大概都期待能碰到一个好导师,但其实导师们何尝不希望能碰到一个天赋惊人的好学生? 即便不像乔泽那样,但起码要达标吧? 现代理科方向的内容,如果智力能力不达标的话,学到一定程度已经不是努力就能学会的。 这也是优秀的生源需要抢的原因。 并不是说高中阶段的基础有多重要,但如果高考能考高分,起码证明了智力水平已经能跟得上课程了。 至于那些特招的竞赛生,那又是另一个位面的存在了。 不过这种事情爱德华·威腾还真不好劝什么。 毕竟两个国家教育模式不同。在美国上名校推荐信可比所谓的高考分数重要的多。而且像普林斯顿这样的名校,是面向世界招生的。总不会缺少生源。 不过看着杨选清纠结的模样,爱德华·威腾还是决定说两句。 “其实我觉得你大可不必为这种事情纠结。如果乔泽执意留在西林工大的话,也许很快西林工大就不会只着眼于华夏了。起码我觉得乔泽肯定的眼界肯定不会如此窄。更何况你担心也没用,我觉得乔泽今年肯定会拿到诺贝尔奖。 除非瑞典皇家科学院已经不在乎诺贝尔奖的公信力。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西林工大将成为华夏本土第一个培养出诺贝尔奖的高校。所以不管是华清,还是燕北,起码在国际声望上,很快就没法跟西林工大竞争了。” 杨选清无奈的看着爱德华·威腾。 好吧,这些西方学术大佬是懂安慰人的。 这大概是告诉他华清跟燕北依然是同档次的高校,只不过两家学校未来都没法跟西林工大比而已。 不过往这个方向想想,心情还真是好了许多。 如果连爱德华·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