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1节 (第5/7页)
程的补充。 对于诸多学者而言,普林斯度高等研究院这次无疑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 有了爱德华·威腾的手稿,大家终于明白了论文中的一系列重要概念,算是跨过了阅读论文最重要的一个门槛。 当然爱德华·威腾的手稿并不是万能的良药。 事实上他跟乔泽也不过交流了一周的时间,而且大部分时间还都是自己在思考,每个人记录手稿的时候都有独特的习惯。 很多抽象内容,依然很难理解。 所以这些天各类探讨、问询的邮件太多了,多到爱德华·威腾已经患上了邮箱恐惧症。 乔泽只允许他在办公室里呆一周,这一周时间能把新元素的合成全部搞清楚,都很紧张,哪有空去跟西边那帮人去探讨蕴含引力子的问题? 这段时间最让爱德华·威腾庆幸的是,在验证蕴含引力子的时候,他把杨选清跟其团队拉拢了过来,双方合作的也还算愉快。 这也为这次能争取时间,尽快验证119号新元素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在跟乔泽讨论过119号元素存在稳态同位素之后,爱德华·威腾便跟依然在值班的杨选清联系上了。 让他等着乔泽的论文,并第一时间以他的名义,写申请来进行相关的验证工作。 在的申请各种实验是需要抢的。 物质是有限的所以稀缺,所以任何时候都需要竞争。 杨选清的名望当然争不过那些会员国的重点科学家们,但如果是以他的名义,就不一样了。 在爱德华·威腾看来,杨选清的理论功底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