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3节 (第5/6页)
哪怕从世界范围来说有资格的单位跟人可都不多。 所以对于有资格推荐的单位或者个人来说,这本就是一种隐形的权利。 今年是否推荐,又推荐谁,是件很主观的事情。 不排除有单位跟学者是真的完全以学术成果为出发点,来履行这项职责。但总有人会利用这些权利来变现。 为什么我不推荐他,却要推荐你?! 更别提只要是人总会有亲疏远近跟好恶。 现在乔泽奖不但对标了诺奖,还要将这项权利从大家手中收走,这就有些过分了。 尤其是对于许多学界的大佬来说,显然不那么让人舒服。 曾经做出了那么多贡献,一个他研究领域的学术大奖,连推荐资格都没有,完全由人工智能掌控,这多少有些过分了。 其二就是评审规则了。 候选者直接在网站公开,所有成果转化为贡献度直接打分,排名实时展现? 这是要把学术领域每个人的贡献度直接量化? 虽然说豆豆把算法公开了,但凭什么一个人工智能能给学者们的贡献度进行排名?! 还有那个让人诟病的公示期。 科学类大奖还要公示的?! 没听说过啊! 这是评奖吗? 要知道传统的科学大奖在正式揭晓之前,都是要保密的,不到最后一刻,没人知道花落谁家。 这个乔泽科学奖竟然要把所有都放到阳光下任人评判? 所以凭什么?! 说实话,徐大江担心的真没错,许多大学者们第一时间了解了乔泽奖的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