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3节 (第3/7页)
还是以这种在社交媒体公开的方式给出意见,这是疯了吧? 毕竟诺奖可是多少华夏科研人求之而不得的荣誉。 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心头狂喜。 乔泽自然科学奖如果未来真的能顶替了诺奖,不管从哪个层面来讲,华夏的科学家想要拿奖肯定比诺奖难度要小的多。 尤其是那套公开的评奖体系,哪怕不能拿奖,只要进了最终的十人名单,学界的影响力也会大增。 众所周知,跟最后只有一个人获奖的诺贝尔奖相比,这种评选方式虽然对候选人的要求更高,可能从进入榜单前十开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无数人拿放大镜打量,但这持续一年的曝光度可不容小觑啊。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能进入这个候选人系统,本就代表着工作被认可,甚至这个研究方向是有价值的。 尤其是在当前的背景下,乔泽出名可不止是在学术界,更在企业界有着鼎鼎大名。 多少人靠着乔泽开发的材料模型吃饭呢。 未来一旦新元素制造的电池技术发布,又是一大票企业要靠乔泽的专利吃饭了。 所以真要能获得了西林数研所的认可,只要能进前十,哪怕最终跟大奖擦肩而过,想要拿项目必然也会简单很多。 这种平向科研课题都能变简单,就更别提纵向科研课题了。 以现在国家对西林数研所那位的宠溺态度,进了这个排行榜,一些之前申请不下来的国家级或者部委级项目,说不定就能拿到了。尤其是对于那些三十岁五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科研工作者来说,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要知道各种课题申请竞争太激烈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