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8节 (第4/6页)
还是很不错的,院士牵头,数十位研究员在数研所外面开会讨论新元素可能的特性,总不能直接赶人吧? 效果直接拉满。 乔泽可以视而不见,但一众校领导急得嘴巴都要上火起泡了。 放出去都是大佬级的人物,不少还是拿着华夏津贴的大佬,来了西林露天开会,多少显得怠慢了。 学校又不是没有大型会议室。 但这些大佬又请不动,大家就觉得数研所外面这条路挺风水宝地的。用来做讨论,比较能有灵感。 事实再次证明,人只要愿意拉下面子,总有机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周一论文就上网了,所有人也心满意足了。 新元素姓什么可以暂时不理会,但新元素的合成方法大家都翘首以盼。 不知道便也算了,知道了,真就觉得不能拖。 好在论文发布了,大家也心满意足了,露天讨论会也没人有兴趣组织了。 这个时候赶紧回实验室读论文才是正理。 哪怕没有设备还原试验,但先用计算机模拟还是可以的。 对于乔泽来说,还有件双喜临门的事情,深海集群系统的承载者跟探索者最终的工程结构已经定稿。这意味着数千个零件已经全部设计完成。 可以开始找工厂开始生产工程样机了。 能如此高效率,豆豆功不可没。 不止在材料方面发挥作用,还有各个零件的模拟测试。都需要豆豆的介入配合,但豆豆的最大功劳还在能帮着工程设计人员,卡住华夏工业的临界点,不至于让设计者脑洞大开,设计出的东西根本造不出来。 最终定稿的深海勘探核心中枢承载者上浮到海面后展开的形态,参考了鳐鱼的造型,又充斥着一种赛博朋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