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2节 (第5/8页)
下一切去了华夏,感觉挺对不起人的。 但如果不去的,只是邮件联系,对方肯定不会把研究出的东西完全共享出来。 他也不是没想过跟西林那边合作,远程共同研究这个课题。事实上很多不同国家的数学家也都通过这种方式互通有无。但对于乔泽来说,这个方法显然不太适用。 对方也明确表示过没兴趣。 换句话说,如果他不去西林的话,就只能浅层次的探讨。 双方的交流不会触碰到学术核心的部分。 事实也的确如此,近期双方的邮件没断过,但对方在研究进度上明显有所保留。尤其是学术层面的探讨,更多的关于交织性在他研究方向的可行性应用,而对于新数学本身的探讨,往往一笔带过。 纠结的点就在这里了。 去不去西林呢? 如果去的话,他将可能成为新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以他对乔泽的理解,只要真能做出贡献,肯定不会介意未来在解决数学大统一问题的论文上署名,而且彼得·舒尔茨也有信心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但他要付出的是,可能需要放弃现在所有的一切。 如果不去的话,那就还是过他最熟悉的生活,但可能会错过他人生最珍贵的一次机会。跟这个世界最顶级的数学家一起共事,推进数学的发展。 虽然乔泽因为许多事情,跟西方学术圈闹得不那么愉快,但没人有那个资格否认乔泽的学术声誉,哪怕他今年才二十岁。 等等,乔泽今年才二十岁。 坐在办公室里发呆的彼得·舒尔茨,突然感觉脑子一炸。 是的,他竟然一直忽略了乔泽的年纪。 今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