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 (第3/3页)
感谢您!” “应该的,只要河道能如期修好,造福的是咱们整个源阳县的百姓。” 半刻钟后,廖义平领伙计配好了药,他将十大包药材装进竹筐,对二人道:“铺子里有味药材存货不够,让季青小子领官差大人去别的药铺问问,实在凑不齐,这些也能顶用,只是药效会慢些。” 大恒道:“多谢廖大夫,我们这就去旁的药铺问问。” 岭水镇共六个药铺,除了南街的回春堂,跟东街的妙仁堂,其余四个都是小药铺,两人一路过去,问过三个小药铺,还没将药材凑齐,便将希望寄托在东街的妙仁堂与华寿堂。 两人率先去了妙仁堂,秦掌柜不在,只曾有仁跟药童守在铺子里。 大恒进了医馆,拿出药方问:“曾大夫,这味药材你们这有多少?” 曾有仁识得廖义平字迹,打眼一瞧便知这药方是廖义平开的,心里便有些不舒坦,连带着脸色也不大好看。 “不多,只能凑出半斤。” 大恒皱眉,旁的小药铺都能凑出一斤多,妙仁堂这么大一个医馆只能凑出半斤,摆明了不想配合。 曾有仁捋着胡子,老神在在。 旁人畏惧衙役他可不怕,说得好听点叫官差,难听点就是狗腿子,在这岭水镇地主乡绅都得给他几分薄面,咋可能惧怕个,连正经官身都没有的小衙役? “我们是在替姜县令办事,还请曾大夫行个方便。” 路上沈季青便把妙仁堂的情况跟大恒说了,他也不敢把人得罪了,只好搬出姜县令。 曾有仁道:“可有公文?” 衙门征收药材都会下发公文,这位若是有,方才进医馆便亮出来了。 公文自是没有,可药材还差两斤多,就这么走了实在可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