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63 (第2/3页)
般举兵,固然是帮着他稳定了人心,确保了统治权威,不过,却也在他心底留下了阴影。 自古以来,臣子不得君王之令,擅自提兵入京,乃是任何君王都十分忌惮之事,城府极深的孙权,又何能例外。 如今因周瑜夺取寿春有功,孙权将淮南军政大权,尽皆委于周瑜之手,周瑜之权势不可谓不重。 眼下周瑜身已负伤,若然撤兵的话,就必须回秣陵来养病,这也就意味着,淮南的军政大权,只能拱手卸下。 那么,周瑜总是不肯退兵,就难免有不愿放弃兵权的嫌疑。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周瑜想拥兵自重的传言,倒未必没有…… 孙权越想心中越惊,背上已渐生几分寒意。 这时,张昭却又道:“老朽也只是将外面的传言报知主公而已,毕竟周郎于孙氏有功,未有确凿证据之前,若是妄加怀疑,反而会寒了人心,主公还当三思而行才是。” 听得张昭这一番话,孙权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踱步于堂中,脑海里一会浮现出周瑜的那份手书,一会又翻滚着张昭的那些话。 种种思绪翻滚如潮,在他脑海里搅动着,直令他感到头痛不已。 权衡良久,孙权停下了脚步,紧皱的眉头已然展开,却已是有了定度。 “公瑾乃国之栋梁,如今他有伤在身,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岂非是等于折了左膀右臂。为了公瑾的身体设想,撤兵势在必行。” 最后那六个字,孙权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仪。 张昭拱手道:“主公爱护臣下,当真乃我等作臣子的福份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