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68 (第2/3页)
归降的意向。 太史慈却正色道:“为父虽与颜良没有深仇大恨,但现今为父身为汉将,为汉国而战乃是职责所在,岂能只因与颜良无仇,就要背叛汉国,归顺颜良呢。” 太史享眉头一皱,心中又掠过一丝隐忧,暗暗琢磨着说降之词,顿了片刻,心中已有了主意。 “父亲忠于职守自是没错,但也要看忠于谁,似刘备这种君王,连关羽这等结义兄弟都不顾念的人,父亲继续为他卖命,难道就不怕有朝一日,被刘备无情的抛弃吗?” 关羽之事,刘备已撕破了伪装,而这也正给了世人把柄。 听得此言,太史慈神色微微一变,他不禁又回想起了刘备的那道“该怎样就怎样”的圣旨,回想起了当日在城头,诸葛均如何逼迫自己。不顾及关羽放箭的之事。 诚如儿子所言,刘备连追随自己十余载的结义兄弟都可不顾,那他太史慈这种后来才投奔的人,对刘备的重要性肯定远不如关羽。 而现今,铁岗壁被围,自己与关羽在黎阳时的处境何其相似,那么,危难关头,刘备说不定也会…… 太史慈心头愈寒。不敢再想下去。 知父莫若子,眼见父亲这般神色,太史享心中暗喜,便知父亲已经动摇。 “刘备面似仁义,实则内心狠毒。以父亲的英明,岂能为这种君王卖命。再则,以黎阳城之坚固,都为大楚攻破,这区区这一座铁岗壁,又岂能挡得住大楚二十万大军的进攻,刘备让父亲以几千兵马守此坞壁。分明就是想牺牲父亲,来拖延大楚北进的脚步,父亲明知如此,何必还要为他白白牺牲。” 太史享的话。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