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35 (第2/3页)
就大 “陛下,江南偏辟之地,如此举师动众的修一条运河,是否……”徐庶没有把话说明,但言下之意却已明了。 长江以南的地区虽然地大,但大部分地区都是未开发之地,天下大乱时虽因远离中原,稍稍得以开发,但今天下已平,中原的经济正迅速恢复,江南之地的地位,自然就随之下降。 徐庶虽乃绝顶聪明之辈,但他毕竟跳不出历史的局限性,他有此顾忌,却也合情合理。 颜良却道:“南方雨水充沛,稻米一年两熟,倘若能加以开发,朕相信,用不了多久,必可成为天下粮仓,放着这么一大片风水宝地,朕岂能令其闲置。” 颜良决心已下,决意以数十万鲜卑胡虏,数年间将大运河修好,贯穿南北。 颜良皇帝之威,已超越秦皇汉武,他以绝对的权威推行此项浩大工程,臣下们自不敢有所异议。 更何况,颜良消耗的乃是胡虏性命,不会扰动自家子民,大运河修好之后,还可以灌溉沿河的区域,也算是一件利事,臣下们自然不会有所反对。 决意已下,颜良遂是下令,将这些鲜卑俘虏,老弱者就近为楚军修筑城池,其余则分批分次,运往南方。 而修大运河是项大工程,颜良可以提出大的构思,具体的修河方案,却非他一人之力所能完成。 故是颜良又连下旨意,命新设的工部。召集天下的水利专家,先行商议修河方案,等颜良回京后。再拍板做定度。 这一场的酒宴上,颜良做出了这重大的决定,心情好,喝得更加畅快。 半醉之时,颜良却才想起,还有拓跋力微那条胡酋没有处置,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