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第2/4页)
得来更为不易,有时在盛满船只的成百上千的珠蚌中才能得到一颗上好的东珠。正如乾隆帝在御制诗《采珠行》中发出的感慨:“百难获一称奇珍”。 东珠因硕大饱满、圆润晶莹,并且能散发出五彩光泽,用它制成的首饰光彩熠熠,尽显高贵奢华。因此,它受到清代宫廷的青睐而在皇帝和后妃的首饰及器物装饰中普遍使用。同时,由于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钟爱并珍视产自东北的特产东珠,也是清朝统治者藉此表达对祖先的尊崇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秉承之意。 “这就是东珠,而且还是东珠中的极品,这里一共十八颗老东珠,大小、品质、光泽都所差无几。婉容你给估个价格。” “这串东珠可是传说中的存在,清朝皇帝的帽子上都用东珠作为配饰,这十八颗东珠,保守估计九千万以上,这次你可捡大漏了,这已经差不多是这幅画的三倍了。” “这串东珠实在难得,要不是那东洋鬼子参拍,我还没打算出手呢。” “睿哥哥,东珠不是清代的国宝么?怎么会在八大山人的画轴里?八大山人朱耷可是明朝后裔,一生最恨清代统治者,怎么会在自己的画轴里珍藏东珠。” “我估计这串东珠应该是朱耷家传的或者机缘巧合得到的,当时私藏东珠是死罪,和珅的罪状里就有一条私藏东珠。朱耷又不想献给清朝统治者,所以才封存在这画轴里。我也只是猜测。” “家传?他虽然是明代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