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重新活一次_第509章 良丘古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9章 良丘古韵 (第2/4页)

但比起市面上的所谓高端普洱来,还是要强了很多。

    只不过在九十年代,普洱茶的价值还没有被开发起来,卖不出价钱来。

    孙大海正好借机做出囤货的决定。

    他要求茶业公司,今后每年将制成的野树茶饼的三分之二,以及其它三种茶饼全部都封存起来。直到十年后,也就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才开始陆续对外销售。

    古韵茶靠得是那十几株洼地古茶树出产的特品茶叶,每年产量不会超过五桶。

    古树茶选用的茶叶质量要求稍微宽松一些,但为了保护古茶树,每年产量控制在二三十桶。

    山顶上的野茶古树数量较多,虽然经过大范围的优化,但其茶叶的年产量还是有不少。精挑细选出来的野韵茶,每年产量可以达到三五十桶。

    至于野树茶产量就比较高了,根据陶老和高国庆的研究,将每年的采摘量,控制在可制成一百五十桶茶饼左右。

    1991年以后,每年孙大海可以从茶业公司拿到新鲜出厂的“良丘野树”茶饼五十桶左右。

    这些茶饼没有经过存储,除了分给各公司作为接待贵宾之用以外,大部分都成了送礼佳品。孙大海自家每年只有两桶的份额,其中一桶还要分给那些长辈的。

    (黄老是嘉华投资公司的总顾问,他自己每年有一桶的配额,不用孙大海孝敬。)

    即使每年流通量极少,孙大海仍然坚持每年最少拆开一桶(普洱茶一桶也叫一提,由七个茶饼组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