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8章 诏书之外的故事 (第3/4页)
询问,让柴婉月发出一声感叹:“如今大局已定,即便那赵昚老儿愿不愿意,这大宋江山已然尽归我儿,那为娘也就将一切告知于你……” 随后经过柴婉月的娓娓道来,叶宇才逐渐明白这份诏书的由来。 当年周世宗可谓是一代明主,可惜天妒英才年仅三十九岁便驾崩归去。 但是在驾崩之前,柴荣深知子嗣尚且年幼难压重臣之威,尤其是自己的二弟赵匡胤,身居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位高权重深得群臣推崇。 所谓亲兄弟都要明算帐,何况彼此还是异姓兄弟,更是有着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所以柴荣对于赵匡胤不是不放心,而是十分十分的不放心! 于是就在垂危御榻前,召集朝中主要大臣,上演了一出‘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戏码,面对在场群臣地众目睽睽,赵匡胤自然也演了一出‘诸葛亮深表忠心’的好戏。 赵匡胤的表忠之心可谓是感人肺腑,柴荣却是以言语相激:朕深知二弟威望甚高,将来必不是池中之物,如今天下纷乱群雄并起,你之嫂嫂与侄儿,孤儿寡母恐难撑大局。 将来若是能辅则辅之,若是难以威服群臣,二弟大可以取而代之,你我情同手足不分彼此,有二弟掌掴大周社稷,足可保为兄一世基业永存,亦可以周全他们孤儿寡母免受战火之苦…… 柴荣的这一席话,与当年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有着惊人的相似,但却有着两点不同,一则刘备给了诸葛亮废帝之权,并没有取而代之的意思,这是正史上的记载。(三国演义除外) 然而柴荣的托孤却是说得十分直白,那就是让赵匡胤取而代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