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_分卷阅读44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4 (第4/5页)

天命啊。



    

  虽然,他并不喜欢秦国。



    

  吕翁是个学者,修习的还是儒学。



    

  儒家以人命为重,最不喜的便是秦不把人当人而是当做军功的做派,虽然长久受到的教育如此,但他并不迂腐,这个时代的学者所有的学习目标都是治国。



    

  靠着自己的所学、所知改变身边的一切,能够使得祖国更加强盛,这便是他们的全部动力。



    

  而卫国的学者的心理负担比起别的国家要更加大一些,别国学者是为祖国之崛起而念书,卫国则是为祖国不被灭国而读书。



    

  卫国国土不大,所在地点也算不上交通险要、兵家必争之地,每代国王也足够无能以至他国轻视,因此就靠着一代代卫国学子的努力以及卫国国主不间断的作死,卫国便苟到了最后。



    

  也因此,卫国的学者是诸多学家之中最通变通之道的人。从卫国出去的才子们绞尽脑汁,一切行动的宗旨和目标都要捆绑上卫国。实不相瞒,他们在就职之后还要想办法帮衬一下自己的祖国,其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挑选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去任职,想办法做到管理层,然后靠自己的存在给自己的祖国开挂添加保护伞等等。



    

  比起别的国家因为仕途不顺投向他国之后,扭头坑自己祖国都半点不带犹豫的诸多读书人,卫国的学子们真的可以称得上是战国爱国学者典范了。



    

  在这样的氛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