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拥抱毫无疑问是致命的。
大粮山存放有赵军三分之二的军粮,为了保护这部分粮草,赵括派了大部分的民兵于那处防守。
而且大粮山之所以被选择成为赵军军粮的囤积处自有其优势在,大粮山呈居高临下之势,东侧是丹河,西北是毗邻的韩王山,而大粮山、韩王山两座山都是丹河两岸最高的山,均是西高东低,对于处于其西方的秦军来说一点办法都没有。
除了屯粮之外,它优秀的地势可帮助赵军监视秦军动向,秦军的进退人员变化全都逃不过大粮山山顶侦察兵的眼睛。山上又设有烽火台,秦军若要偷袭便可第一时间发现并点燃烽火,赵括自会派大军前去救援。
这样的防守几乎无懈可击,便是再老道的将士想要来攻破这一防守线都要头疼半日。奈何秦军将领白起不走寻常路,他根本就没有攻击大粮山,甚至于秦军的兵士根本就没有靠近大粮山的防守戒备范围。
他们先是切断了大粮山和长平大营的通讯联络,然后趁着赵军被困在河对岸的时候派兵扼守住了大粮山东侧和赵军运输的主要通道。
秦军根本就不需要和山上的民兵发生冲突,只需要在下方以逸待劳围粮杀救就好。
大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