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悬剑传_第五百一十六章 拨云见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六章 拨云见日 (第3/4页)

欢这些默默无闻的简牍。

    肃括宏深的碑石铭文,它的书写,必定是威严的、浑雄的、厚重的、饱满的、工整的、冰冷的。

    与之相比,这些简牍则更加亲切,更加率性、洒脱、奔放、自在。这才是大唐书法的真意——对天地的敬畏,对生命的体悟,对情感的抒发。

    就此而言,琴棋书画、掇山理水、武学医道、风水堪舆莫不如是。”

    白复只觉眼前一亮,仿佛推开了另一扇宝藏大门。

    白复将这些汉代简牍拿在手中仔细端详。

    竹与木,几乎是随处可以找到的材料。在纸张发明前,在竹简写字,是便捷的方式。字写错了,用刀薄薄削去上面一层,下面的竹简还可以用。

    当狼毫笔尖上的软毛遇见了竹木纹理的阻遏,这种滞涩便挽留住了砚墨。枯湿浓淡中,笔墨张力和质感,峥嵘而出。如潺潺溪水在鹅卵河道中流淌,又如冰河融雪渗透龟裂干涸的土地。

    书写者虽寂寂无名,但行笔真如野鹤闻鸣,天外飞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白复仿佛感觉到了狼毫笔尖在竹简上勾写时的流畅与轻快。

    说完秦碑汉简、晋人残纸,颜真卿说到今人字帖。

    颜真卿道:“以怀素的《圣母帖》、李白《上阳台帖》为例,这些巨匠之作,无不是书者泣血椎心之作。他们将自己的性格,透过笔端贯注到纸张上。笔随意转,浑然天成。”

    停顿片刻,颜真卿仿佛深有所感,道:“书法,不是誊写文字,而是自己同另一个自己对话。一个人心底的对话,不能被听见,却能被看见。

    ‘道可道,非常道’。越是接近于道的人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