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悬剑传_第七百三十九章 挺身护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九章 挺身护佛 (第4/5页)


    为大唐社稷,臣请下旨灭佛!”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哗然,朝堂顿时炸了锅。

    侍御史郑叔清和右仆射裴冕不理会众臣惊骇之情,继续奏道:“臣具体方案如下:在每一个较大的州郡仅保留一座精美的寺庙。如其余寺庙供有先皇、先贤的塑像,可以移入到这座保留的寺庙内。至于较小的州郡,则不需保留佛寺。

    长安和洛阳可各保留十座寺庙,每座寺庙保留十位僧侣。长安万年县保留慈恩寺和荐福寺,长安县保留西明寺和庄严寺。

    除了朝廷允许保留的几十所寺庙之外,其余的寺庙都予以毁弃,僧尼全部还俗。

    此外,大唐境内的大秦景教(基督教)和波斯的祅教,有三千多名僧人传教。臣等建议,这两个教派也不保留,三千僧人一并还俗。”

    众朝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众人皆知灭佛的真正理由:扩大朝廷的财税收入。

    大唐遍布天下的佛寺,造成了太多的资源损耗:

    一是佛寺的人口。每个寺庙都充斥着年轻力壮的和尚,但他们不仅不劳动,还不纳税和服劳役,朝廷早就想打他们的主意。

    二是佛寺的土地。根据魏晋以来的传统,佛寺的土地都是免税的。当朝廷的征税过于严苛时,百姓甚至把土地先送给寺庙,再变成寺庙土地的租户,得到的收入反而比拥有土地更划算。但朝廷却因此少了许多财税收入。

    三是佛寺的铜像。由于朝廷垄断经营铸币,既缺乏铜也缺乏钱,而佛寺里有大量的铜像可以用来铸钱。

    在玄宗一朝,朝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