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悬剑传_第五百二十一章 颜氏家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一章 颜氏家训 (第3/6页)

陈仓石鼓共有十件,每件高二尺,宽一尺多,重愈千斤。

    陈仓石鼓乃是先秦石鼓,上面刻有最早的石刻篆字,被誉为‘篆书之祖’,是始皇帝一统六国前秦国使用的大篆。

    陈仓石鼓文上承秦公簋铭文,下接李斯小篆,是大篆向小篆衍变期的过渡性字体,结体促长伸短,字形方正丰厚,笔触圆融浑劲,风骨嶙峋又俊逸风致,透露出秦灭六国前,老秦人强悍雄浑的力量感。”

    白复闻之,道:“大人,按照我对周王室典藏史所刻残碑的考据,楔形文字乃是我们所知的最远古文字——‘神书体’,这种神书体是献给神灵的文字。

    不知比这石鼓文如何?”

    说罢,白复找来纸笔,将隐太子府邸和弘文馆内两块残碑上的楔形文字写给颜真卿。

    颜真卿也是颇为好奇,但看完白复所书文字后,连连摇头,道:“

    这些楔形文字年代肯定早于陈仓石鼓文。但是不是最远古文字,我不敢说。

    据我所知,大禹在治水成功后,为歌颂自己的功绩,用奇特的古篆文,在天然峭壁上刻下一组文字。这组文字被誉为天书,也是献给昊天诸神的文字。

    这些文字,无人认得,成为后世历代书法宗师毕生不解之谜。这些文字我见过拓片,形如蝌蚪,跟你所写的楔形文字完全不同。”

    白复听罢,欣喜若狂,赶忙问这些古篆文的下落。

    颜真卿回忆道:“大禹镌刻的这块石头,被称作《禹王碑》。人们发现它,是在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岣嵝峰左侧的苍紫色石壁上,因此也被称作《岣嵝碑》。这应该是我们所知最古老的摩崖石刻,文字分九行,共七十七个字。”

    白复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