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悬剑传_第六百零五章 忠嗣门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五章 忠嗣门下 (第5/6页)

赞叹:“尔后必为良将!”

    开元中期,王忠嗣进入军界,因勇猛善战,屡立战功,数战皆捷,致使“塞外晏然,虏不敢入”。

    王忠嗣从不打无把握之战,不打无准备之仗。

    每次战前,王忠嗣都会派出大量斥候、密谍深入敌境,详尽掌握敌方军情,制定周密计划,最后再出奇兵,一战而定。

    周密的策划,让王忠嗣麾下将士伤亡最少,每战必胜。

    数年后,王忠嗣因军功显赫,升任河东、朔方、河西、陇右节度使。

    一时间,王忠嗣“佩四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自国初以来,未之有也。”

    青年王忠嗣颇以好勇斗狠,悍猛善战自负,但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尤其是在担任节度使之后,举止行为沉稳持重,成为治国、平天下的一代兵家宗师。

    他常对李光弼等将领道:“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

    玄宗一朝,大唐九大节度使,王忠嗣一人就占去了四席,声威如日中天,出将入相,指日可待。

    王忠嗣的赫赫声威遭到了首辅李林甫的嫉恨。

    然而,王忠嗣战功显赫,治军甚严。个人又是道德楷模,既不贪赃枉法,也不克扣兵饷,几乎是一名完人,而且备受玄宗器重。

    李林甫一直找不到机会下手。

    天宝六年十月,玄宗命王忠嗣不惜一切代价夺取河西走廊的咽喉要塞——石堡城。

    石堡城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若要强攻,至少要牺牲数万唐军将士的生命,得不偿失。

    王忠嗣痛陈利害,迟迟不愿动手。

    李光弼揣摩到了圣意,苦苦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