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柔克刚 (第2/4页)
坎两路真气,就如同狼毫笔尖上的水墨丹青,随着笔锋的粗细转圜,恣意变化,浓淡相宜。 这一通功夫展开,白复惊喜地发现,自己更加了解体内的巽坎真气,也更能自如地调动这两路真气: 自己的丹田就如同一块砚台,巽坎真气就如同“松烟墨”和“油烟墨”两墨。 和真实的砚墨越墨越薄不同,自己的‘砚台’和‘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越研磨越浓郁,越醇厚。 打坐禅定也好,格斗搏杀也罢,就如同在砚台上磨墨,心正墨亦正,急缓力匀,浓淡适中。 用力过轻过重,太急太缓,真气皆必粗而不匀。用力过轻,速度太缓,真气墨浮;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真气墨粗而生沬。 王羲之、张旭、吴道子等大家用笔,书画中即使是淡笔,也用浓墨书写,差别是在蘸墨的多寡,而不是墨的浓淡。 这一点让白复恍然大悟,运笔的浓淡如同攻守和虚实,即便是防守,即使是虚招,也应是巽坎精纯真气全力一击,差别是瞬间调动真气的多寡,而不是 雨洗风吹桃李净,松声聒尽鸟惊春。 满船明月从此去,本是江湖寂寞人。 ——黄庭坚《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 …… 白复摇摇头,道:“剑太刚硬了,模拟不出毛笔的特性。吴道子的兰叶描,充分利用了毛笔的中锋和侧锋,并在两者间灵动转换,所以同一根线条粗细变化,随意翻卷,如同风动兰花叶。” 想到这里,白复摇动桌案上的紫金铃,让茶侍取来一柄拂尘。白复手持拂尘,真气吞吐,拂尘俨然变成一支大号狼毫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