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229节 (第4/5页)
睁睁的看着隆中对的战略方案一步步的获得巨大成功,可……可偏偏……偏偏是他……是他在这筹粮、内政一项上拖了后腿! 呼…… 深深的吁出口气,诸葛亮不由得心下有一分沮丧与颓然。 可恍然间,他又想到了什么。 他连忙把头转向杨仪,只字不提这急报的内容,反而郑重的问:“威公(杨仪)?近来,阿斗与恪儿在做些什么?” …… …… 第645章 清水淬其锋,刘阿斗的逆袭—— 蜀中,成都郊外。 熊熊燃烧的炉火旁,一个年轻壮硕的男子站立如松。 他裸露着上半身,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能透视到那赤红火焰的深处,看到那正在熔炼的精铁。 短暂的等待过后,他用铁钳抽出一块儿烧的通红的镔铁,然后手中的铁锤重重落下,每一击都掷地有声,像是打在人们的心上。 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锻造场上,仿佛是一曲壮烈的乐章。 这个站立如松,正在锻刀的男子乃是“蒲元”。 相传,他是三国时期蜀汉最杰出的工匠,他曾替诸葛亮在斜谷造刀三千口,他造的刀,能劈开装满铁珠的竹筒,被誉为神刀。 而传说中,蒲元造刀的主要诀窍在于掌握了钢刀淬火技术,能辨别不同水质对淬火质量的影响。 且选择冷却速度大的蜀江水,把钢刀淬到合适的硬度。 毫不夸张的说,在蜀汉武将凋零的后期,正是凭着这位蒲元锻造的“神刀”之利,这才使得蜀军的战斗力没有被魏军断崖式的彻底拉开。 甚至为了赞颂他的功勋,姜维还专程为他写过两部传记《蒲元传》、《蒲元别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