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_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9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936节 (第4/6页)

即回答,是光宗耀祖,是孝敬父母,是报效朝廷,是当官为民……

    可这些回答,诸葛瑾都摇着头,并不满意。

    诸葛恪洗耳恭听……

    诸葛瑾却没有回答,只说让他细细的思考。

    后来,一连几天,诸葛恪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可……年仅九岁的他,根本无法理解与解释这等深刻的哲学问题。

    最终,诸葛瑾告诉了他答案,准确的说,那不是答案,而是他自己的感悟。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偶然的开始,我们总以为自己是父母的期望,是家族的荣耀,是国家的未来,但……我们唯独忽略了自己……或者说是自我!”

    是啊!

    在这样的年代,自我意识觉醒是被淡化的,人一生下来就会头顶着天地、神灵、君亲、师长……从而让“自我”被忽略,被淡化!

    诸葛氏一族家学太过磅礴、太过渊源了……

    正因为读的书太多了,接受的传承太多了,再加上诸葛瑾与诸葛亮的探讨,让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理解,超脱了这个时代。

    比如,诸葛亮那超前的治国理念与建立一个理想中安乐邦的愿景。

    比如,诸葛瑾对自我觉醒的意识,以及对儿子的引导。

    诸葛恪至今都忘不了父亲诸葛瑾在这个话题上,对他的谆谆教导。

    “人来到世上,有出生就有死亡,这个过程从有意义,到最终因为生命的消亡而变得无意义。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人既要活的精彩,又要在死后为世人传颂……所以,按照为父的理解,人为什么要活着,八个字——生为体验,死为留芳!”

    那一日父亲语重心长的画面,深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