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5章:黄永玉VS曹禺 (第2/5页)
! 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你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绎、分析得也不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的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谁也说不好。总是“高!”“好!”这些称颂虽迷惑不了你,但混乱了你,作践了你……】 曹禺收到信,做为前辈的曹禺不但没有因为黄永玉的批评而伤心,反而将曹禺写的信给装裱了起来。并且,也给“黄永玉”写了一封回信。 信中写道:【收到你的信。你鼓励了我,你指责我近三十余年的空洞,“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这句话射中了我的要害!!! 我浪费了“成熟的中年”,到了今日这个年纪才开始明白。你像个火山,正在突突喷出白热的火岩,我在你身边,是不会变冷的。你说要写二十个剧本,如果我真像你举出的那种巨人,我是会如数写出的。不过,有你在身旁督促我,经常提醒我,我将如你所说:“不饶点滴,不饶自己……】 黄永玉是谁? 可能不少人听过他的名字,但又觉有一些陌生。 黄永玉是中国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设计的猴年猴票,以及酒鬼酒包装一时家喻户晓,被画坛称之为画坛鬼才。 至于曹禺,那就更了不得了。 23岁作《雷雨》,25岁作《日出》,26岁作《原野》,31岁作《北京人》,被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