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76节 一个上尉的加班日 (第3/4页)
有海军作战人员、海军陆战队、文职人员、后勤人员等等,物资则是五花八门,有线膛枪、滑膛枪、各种口径的火炮、各种军装、毛毯、睡袋、钢盔、军用帐篷、蚊帐、医药、防毒面具……他们作好运输策划,报请上级同意后实施。 什么人员、什么物资要上什么船,是否有船,什么时候出发,预计什么时候到达等等的工作,繁琐而复杂。 这项工作年年在做,今年的物资更是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工作更忙了。 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还得出差,他们要亲临现场去调配船只、物资,出差期间,出差人的工作还得其他人来帮忙。 事实上,今天是人齐了,之前几周都是一个人或者二个人在办公室里工作。 正在忙碌着,本处的副处长越祖襄中校陪着一位穿陆军军装的中校进来,后面还有三位陆军军官鱼贯而入,与他们打招呼,原来长官也来加班。 “这位是陆军总部后勤局的孙庆衍处长,他来与我们协调船只的事情。”越祖襄说道。 海陆两军的同行军官们寒暄几句后,带上文件到了会议室里坐下讨论起来,开始还谈得好好地,很快就声音上来了,变成了激烈的争执与无休止的扯皮。 工作就是这么个回事,船只是宝贵的,海军要运物资上前线,陆军同样也需要,大家都为抢船完成任务而争吵。 军容整齐的军官们一本正经地为一千头驴如何运送到欧洲而争执不下! 近年来,南华军把许多物资的生产都从本土里挪到了国外,比如军用口粮是苏丹制造,在苏丹养殖大量的牲畜支前,在印度那里制作军装、帐篷、蚊帐什么的,但需要运输的东西依旧不少。 经过一系列地讨价还价,两军的后勤军官们勉强达成初步协议,准备报各自上级审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