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35节 地图开疆 (第3/4页)
这皇位上坐的还是姓朱的,大明宗庙香火不绝,包尔康找不出任何反对的理由,就在新明出仕任职,担任过知县、御史、主事之类的官职,逐步升迁,虽不显贵,亦一步一脚印。 两中华本为一体,有官员互相交流的政策,包尔康遂在五年前坐了海船南下,到东南国任职三年,之后回国,如今受朝廷派遣,出任北海右布政使,乃北海布政使司的头一位官员。 大明以左为尊,包尔康不是左布政使,明摆着是朝廷对他的激励,一旦他在北海干出成绩来,则能升迁为左布政使。 虽然没有正位,但在北海以他为尊,在他的差事派遣上有“指挥北海军事”的字样,由他作全面负责军政之事,一旦他用北海布政使司的大印给北海派遣军司令冯双礼下令,则冯双礼也要遵守。 他就在冯双礼的中军坐镇,但一路上非常安静,只是读书,听取汇报,没给冯双礼下达任何的命令。 新明明显是吸收了前明的教训,拒绝“以文制武”旧辙,不搞什么以文臣行武事的调调儿,对于冯双礼的军队,包尔康只能指挥冯双礼,再也指挥不动其他军官,不存在他高坐军帐主位给军官们下令的场景,不会有外行指挥内行,他也不能决定军官们的升迁贬职。 他的作用就是下达“战略决心”,即达到什么目的,要军队做些什么,而过程则由军官们具体实施。 比方说要清剿北海东面某个区域的老毛子,包尔康认为有必要,那他就下令,就是出任务,而冯双礼则接令,就是接任务。 任务执行过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