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03节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 (第2/4页)
颜常武对于明军有绝对的控制权,说一不二,他派出的指挥官甘辉明显是军中老手,精通作战,他指挥得当,没给游牧民族机会。 有人说去除了文官干扰是明军胜利的一大要素,在前明,皇帝对军人们不放心,以文官或者TJ去制约军队,这些非专业人士闹出笑话,军队就出人命。 如今明军的军制改革,明军部队序列中出现了参谋人员与政治人员,还有专门的后勤补给单位,全专业化,部队主官的日子好过了许多,而朝廷也不担心主官会造反,遂取消了文官与TJ这些外行人管军,去除了军队的沉重负荷,军队自然爆发出应有的战斗力。 尽管文官们不服气,但在惊人的战绩前是哑口无言。 再有就是火枪的广泛使用,在边境地区,曾经的“丁壮者引弦而战”---只有强壮的勇士才能开得了弓箭,变成了老人、女人与小孩子都用上了火枪,遇敌必战! 两中华地区,海上中华的小孩子背着比他们还要长的火枪去上学,而在陆上中华的北方边境上的小孩子背着经他们还要长的火枪去放羊! 火枪在北方边境地区普及,当人人都用上火枪时,游牧民族大难临头! 汉人以惊人的速度普及了火枪,更厉害的是他们大量用上了线膛枪! 游牧民族再强的射雕手顶多能射中三百米的目标,较为精准的是百米的距离,而线膛枪号称九百米射程,命中率较高的距离为三百米。 问题是部族的射雕手有几个?而线膛枪则是少年都会用的。 于是部族弓箭手在汉人火枪手面前完败,搞笑的是,那些归顺明军的部族中,有许多人丢下弓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