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2634节 在南京的歪果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34节 在南京的歪果仁 (第2/4页)

闭关锁国政策真是不错,最好向倭国学习!

    内阁首辅堵胤锡见到这样的奏折,不禁摇头苦笑,批示直截了当:“别和钱过不去!”

    奏折自然不能通过,就连皇帝朱和坪也不会同意,因为朱和坪有着朱家血统,那就是见不得钱(始作俑者正是朱元璋,他把官员的收入定得低低的,设立卫所,国家养兵不花钱),有钱不收,让他难受,肯定得开放国门放鬼进关。

    南京城的外国人数量确实多,他们往往随商船来,商船顺长江运货,因此外国人租用江边土地建房,江边的外国人最多。

    公元1669年7月4日一早,位于南京栖霞区长江边的瑞典大使馆的数位主要官员已经做好了准备,包括大使约翰森,副使斯万森,贸易代表康拉德,文化参赞劳伦茨,武官卡尔森,以及数位随员等,他们各踩着自行车,一起出了使馆门。

    使馆官员的设定并不是随便,而是南华帝国皇帝先以此为配置后,由于南华强盛,各国都是这么设置使馆官员,人员多时增加副使,人员少时就不要副使。

    这是集体行动,昨天他们接到大明礼部的通知,请各个使馆明天九点参加欢迎大明东南王的仪式。

    武官卡尔森是大贵族子弟,最为年轻,才二十五岁,性格活泼,体力充沛,踩着自行车一直冲在前面。

    往下关码头的一路上都是人,还有大量的自行车搭着人,南京已经迅速成为了自行车的城市。

    下关码头已经戒严,只有持着通行证的队伍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