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3节 争地 (第2/4页)
为界!当时我在南京出发,说以叶尼塞河为分界,据李天王说过,他已经在六百里内都设了界碑,我们就以叶尼塞河以西六百里为我方国界!” “不错啊!”大家看着地图,不禁心潮澎湃。 前明与鞑靼人和蒙古人以长城为界,而新明不仅把国界推出了长城以北漠南,再推进到漠北,直到北海,再向北方得到中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两大块的土地,真是不可思议。 真要达成协议,我等就是把这么大块土地吞进去的经办人,将来青史留名! 都御史潘归负责监督,他感慨地道:“前明时当御史,就是专门咬自己人,对要咬,错要咬,搞得大家一事无成!而今,我在外做监督,见证一次历史,这才是一个御史要做的事情,东南王殿下说得好,御史做事是为国家建设保驾护航,而不是扯后腿!” 杨天生嘿然道:“你先别这么说,要是朝廷把风闻奏事的权利还给你们,只怕本官早就被你弹劾得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 “杨大人倒也不用这么担心,只要东南王殿下在,谁也动不得杨大人一根毫毛!”潘归陪笑道。 “那是东南王聪明,他一开始就把你们御史的风闻奏事的权利给剥去了,否则他将会尝到你们御史大人的厉害!”杨天生笑不住大笑道:“我们的战士不怕死,前仆后继,你们文官则不怕挨打,大议案中左顺门事件你们争着挨皇帝廷杖,皇帝以后见到你们文官都要绕路走,不敢开殿去见你们了,太牛掰了!” 杨天生毫无对皇帝、文官的畏惧,拿御史来开涮,阮大铖、秦海生和潘归心忖你这个海贼遇到了好运气,要在前明,还有你高坐主席在我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