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1687节 往川西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7节 往川西去 (第3/4页)

恶的情况,民工会逃跑而不能对他们军法论处,军队显然不能逃跑,只有控制在手里的力量才最可靠。

    川西指的是成都平原以西地区,即打箭炉、甘孜等高原藏区,若开发出来,包括有鼎鼎大名的黄龙、九寨沟、四姑娘山,峨嵋山也可以归纳入川西!

    现时,川西尽是崇山峻岭,道路崎岖不平。

    去年,官府大肆修建往川西的道路,动用了工程兵与民工一起上,人数达到二万人,修成了半条水泥大路!

    半条路?

    水泥已经从东南国推进到大明,受到了朝廷的高度重视,大力推广,首先在各州建一个水泥厂,然后发展到各县建一个,先是官营,之后变为私营,发展很快,民间已经广泛使用水泥建筑。

    终究产能有限,而且水泥死沉,需要的运输力量实在不少,调运不容易,川西附近地区水泥厂的水泥都给官府包圆了还是不够,而外地调运则成本极高。

    所以成都到川西打箭炉的道路上水泥路,水泥不够,宽度只有三米,以此为基础,使用三合土修路,即石灰、粘土和细砂配制、用马驴拖动夯实,扩展道路到六米。

    因地制宜,若经过的地方石头多,那就铺石头路!

    近河流,则采河砂,将黄土、河砂与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用竹片或者木槌不断地炼打、翻动,放置一段时间使其融合、老化最终成路。

    为增加坚固度,还加进了桐油、糯米浆起到黏合的作用。

    他们使用了人力、畜力去运输,再有吊机吊运物资、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