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1288节 九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88节 九边 (第3/4页)

明朝丧师累累,但最终鞑靼人败了。

    然后漠北的喀尔喀骑兵南下,九边重镇诸镇开始变得重要,朝廷着各镇加固城防,补充兵员,边境一线又热闹起来。

    对付游牧民族绝非易事,他们一人数马,一日百里全无问题,上午进攻京师,下午就到了藓州镇,第三天到达山海关,把京师以东都轮一遍,处于你两条腿打不了他四条腿,他想揍你就揍你的悲惨境界。

    明代貌似建立了完善的对北卫所防御体系,而实际上蒙古军队却可以在各城防要塞、卫所之间来回机动,整个明代北方边防便是个大筛子,到处漏水,到处透风。

    游牧民族的骑兵本来难对付了,明朝还自己作死,朱元璋想以屯田兵为防御,一边屯田一边打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分驻各边镇的亲王、TJ、军官等都争相侵占屯田,役使军丁为他们耕种,军丁不堪虐待,逃亡的就更多了。

    “兵员缺乏,粮食又少,边军屯田还不能做到粮食自给,朝廷便下令盐商只能拿边境的粮食来换盐引,于是富商大贾纷纷出钱召募农民到边境开荒垦田,边境的粮仓也因此充足了。

    但是到了孝宗弘治年间,户部尚书叶淇却让盐商纳银换引,而由太仓供给边境用粮,盐商们自然不再管边境的粮仓是否装得满,边地日见荒芜,边境的粮价越来越贵,边军用粮也越来越困难了。

    武宗以后,边将冒饷,边兵逃亡,诸如此类的事已司空见惯,边备日渐废池,虽然朝廷屡次助饷派兵,要不是杯水车薪,要不就是添油战术,终究不成事!”

    “如今朝廷重行旧制,着令盐商只能拿边境的粮食来换盐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