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1538节 颠峰对决之国力差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8节 颠峰对决之国力差距 (第3/4页)

东南军方阵中达到百分之十五的比例,子弹远远地飞出去,打得土耳奇人走着走着,哎呀一声就栽倒了,不断地有人倒下,有时候甚至是一排人被点名后倒下,队列变得稀疏,很快就一二排混合继续前进。

    一个个倒下,一排排倒下,有时甚至是一片人倒下,显示出东南军的线膛枪的火力强劲!

    土耳奇人中的线膛枪也在开火,他们做了很大的努力,达到了百分之五的比例,这相当不容易了,还是大维齐尔老科普律鲁狠抓生产后的结果!

    从红毛番那里进口的线膛枪还是少,土耳其人在巴尔干和巴格达有兵工厂负责军工生产,制造线膛枪。

    军队为了线膛枪手还特意开了小灶,让他们能够多些实弹练习。

    要知道火药来之不易,生产能力的不足,那些包头佬还是挺讲究卫生的,他们岂会做收集硝石及加工硝石之事,交由奴隶来做,奴隶的效率可想而知!

    在没有天然硝矿时,硝石的生产采用的是堆粪法,从粪堆边收集硝用来制作火药。

    现在世界第二大产销的地区是印度,因为那里的畜牲多……除了众多的神牛,在公元17世纪的印度有一亿人口,实际上是一千万人加九千万两脚畜牲。

    中国之外,也只有印度才能产出大量的硝,譬如倭国也都很想赚这个火药钱,可惜他们的人口太多,牲畜太少,粪肥都用做自家农作物上还不够用,其它小跟班亦是如此。

    东南军对印度地区的影响力巨大,印度所产的硝几乎都被东南军买下了。

    奥斯曼帝国则没有那么多硝,往时还是够用的,与东南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