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2066节 杜亨哈提婕的震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66节 杜亨哈提婕的震惊 (第2/4页)

感,也很清楚这些数字的可怕。

    年钢铁产量是50万吨!

    哪怕是奥斯曼帝国不断地提升国家钢铁产量,在伊斯坦布尔被攻破前,年钢铁产量也不超过3万吨。

    中国钢铁产量惊人,技术水平先进,仅在明初的洪武年,就已经达到了生铁产量5万吨的水平。

    例如洪武十五年五月,广平府(河北省境内,当时属河南)一官吏王允道说磁州临水镇产铁,元时统治者这里一年可以收铁百万斤,建议朱元璋照旧办理。

    百万斤,即使是市制十六两,这个数字也很可观了。

    颜常武执政之后,知道战争打的就是钢铁,钢铁更是国家的脊梁,基建的根骨,所以不遗余力地上马钢铁厂,产量飞速提升。

    除了战争之外,大量的钢铁用在了经济生活,尤其是基建用的钢铁更多。

    再有火药产量则是50万磅也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在包头佬津津乐道的征服1453年打下君士坦丁堡的战斗中,打了56年,耗费火药5万磅。

    而两中华一年就有50万磅的火药产量,可以打下十个君士坦丁堡!

    注意,这是年产量,当没有大战时,这些火药就存起来,等到战争开始,就动用。

    杜亨·哈提婕不能想象,她绝非家庭主妇,而是秉国太后,对于军火生产还是很熟悉,甚至为了提高火药产量,她专门研读过大臣的报告,对于火药的使用与生产过程知之甚详。

    火药在几毫秒内一连串的剧烈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灼热的气体向四周膨胀,如果这个反应过程发生在密闭的容器内,它将不堪重压而爆裂为一颗炸弹。如果容器和外界贯通,气体将从这里喷出,容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