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5节 奥斯曼使者给圣座讲中国的三国故事 (第2/4页)
教是顶层人物,没有多余的人,方便争执。不会把难堪的场面传出去。 教皇高深莫测,不置可否。 红衣主教海廷加和另外三个主教毫不掩饰地目露凶光,宛如鹰隼般地盯着他。 这四位主教,明显的与奥斯曼人有仇,一旦找到机会,他们就会扑上前去,把他撕成碎片。 另两位红衣主教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应该是墙头草,两边倒,看哪边势大就向哪边,或者只听教皇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用指望他们会为奥斯曼人出力。 唯有方才代圣座向苏丹致敬的罗本红衣主教向他微一颌首,表示欢迎。 看目前情形,反对的力量居多。 仅一个来自威尼斯的罗本红衣主教对他友善,但即使是罗本主教,也不可能为他站台,与其他四位主教对阵,一对四,成功机率低且不算,罗本主教越是出面,越是糟糕,别的主教甚至不用与他辩论是非曲直,专攻罗本主教屁股坐歪了---你一个罗马教廷的红衣主教,居然为异教徒这样说话,居心何在! 这点罗本主教不可能没想到,不用指望罗本主教,全靠艾西木·帕夏自行发挥,说服殿上诸人。 说些什么好呢? 教皇和红衣主教们绝非普通人,对于他所讲的内容应该很清楚,按一般的方法,想要说服他们是难上加难,必须另辟蹊径。 艾西木·帕夏,这位奥斯曼帝国一流的智者,脑袋里高速运转,迅速地想着破局之策。 电闪石火间,他想到了一个方法,也是之前想好的对策之一,为了说服当权者,他曾经推导出一些对策。 因此他没有展开长篇大论,而是向教皇请示道:“陛下,下臣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