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17节 外蒙古的建设 (第2/4页)
丰富,供应给力,于是更多的人们进驻库伦才有可能。 除了大寺院,库伦城是大明驻外蒙古事务大臣衙门所在地及外蒙古自治事务大臣衙门所在地,两大臣一汉一蒙,共同组成了管理外蒙古的最高行政机构。 两大臣衙门位于城东,中间隔了一个一万平方米的广场,南边是大明驻外蒙古事务大臣衙门,北边则是外蒙古自治事务大臣衙门,广场中间则有一个大旗杆,飘的是大明的龙旗,每个周 一,两大臣衙门的官吏都集中一起进行升旗,表明了大明对外蒙古的统治! 库伦城是整个外蒙古的统治中心,有众多的行政机构,同时还有最多的医院与学校。 明代公共医疗机构的设置沿袭宋元旧制,于洪武三年(1370年)在南京、北京及各府、州、县设惠民药局。《明史》记载:“洪武三年置惠民药局,府设提领,州县设官医。凡军民之贫病者,给之医药。” 惠民药局是为平民诊病卖药的官方机构,掌管贮备药物、调制成药等事务,军民工匠贫病者均可在惠民药局求医问药。遇疫病流行,惠民药局有时也免费提供药物。 洪武七年(1374年),又设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贫病无依者,工匠、军人及其他老弱残者,都是收养对象,院中有医官担任治疗。《明史》记载:“初,太祖设养济院收无靠者,月给 粮。设漏泽园葬贫民……养济院穷民各注籍,无籍者收养蜡烛、幡竿二寺。”所需物资由所在府、州、县按时供给。 制度很丰满,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